close

在「薩提爾的對話練習」所附的CD裡,我反覆聽著李崇建老師的話語。他說『感受,最外表的層次是身體的,疼、痛、酸啊這些,更細緻的還包括內臟的,心臟、、、,有些人真的可以感受到,往內走就是情緒了。從身體的感覺到內在的情緒,統稱感受。』

 

成長過程中,我們的感受是如何被對待的?跌到了,要孩子別哭。不舒服了,要孩子忍耐。我們好像沒有正視過自己的感受。

 

當孩子有情緒時,我們往往不會面對。比方說他生氣了,我們只會叫他不要生氣,忽略他的生氣,告訴他「別難過,沒事了」。甚至用更大的生氣去壓制他,「你再生氣我就...」「我數到3喔」於是我們學會了生氣是不被接受的,不可以生氣。或者,當別人在生氣時,我要更生氣。

 

後來我們長大了,即使沒有爸媽在身邊制止,我們心中的糾察隊仍會在我們生氣時,要我們別生氣。於是我們不知道自己在生氣,跟自己不能連結,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當孩子難過時,比方說失去心愛的寵物或玩具,我們通常如何去面對他的難過?我們會告訴他「別難過了,動物本來就有生老病死」 (說教) ,或是趕緊再買一隻寵物或玩具給他(討好)。於是我們的孩子無法面對失落,無法碰觸自己的難過,長出力量。

 

類似這樣的對待,造成我們對感受的觀點。原來我們對感受的觀點是有歷史的。

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感受嗎?能不能覺察出自己的感受是甚麼?怎麼來的?如果理清楚了,是不是就能更快釋懷?

 

有一次下班後我約老公晚餐吃牛排,晴當時在安親班,用過晚餐8點才會回家。我認為晴不愛吃那家的牛排,但我們都愛,所以想說晴沒跟到也沒關係。當我提出邀約,老公卻說『不好吧!這樣晴就吃不到了。』我回說反正晴也不是頂愛那間牛排,老公又回說『不會呀!我覺得她也蠻愛吃的。』我覺得被拒絕了,心裏很不舒服。然後我問自己,這是為甚麼??我不開心,女兒沒去我就不能吃牛排嗎?我不值得被愛嗎?~思緒竟然跑到這裡來!!!後來老公可能查覺到我的靜默,轉身拿了安全帽說『走吧!』,我回答『不想吃了』,老公很緊張,一直要我出發。要是以前,我們可能會冷戰一晚上,可是這一次,我心平氣和的告訴他『我真的不想吃了,但我沒有生氣』。我知道他愛我們,女兒沒去吃,他會覺得哪裡不對勁,不是因為他不想跟我去吃,不是我不能去吃。我懂了,所以我不生氣,我也想等女兒一起吃。

 

當我們生氣時,這份感受的背後是甚麼呢?也許是無力感,也許是耽心,或是期待的落空。當我覺察了自己,情緒就平復了。真的很奇妙~

 

那我們尊重孩子的感受嗎?當她不餓、不冷、不喜歡的時候,我們是怎麼對待他們的?老師說關注孩子的感受,關注孩子的情緒,基本上就是對人的關懷。以人為主軸,就是不計較事情有沒有做好,而是願意在人的身上關懷。當你願意關心孩子了,孩子沒有想要成績不好的。

 

感覺是身體給我們的提醒,如果從小不能感覺自己的感覺,那麼感覺去哪裡了?所以我們時常無法面對自己的情緒,也無法面對他人的情緒。當身邊的人生氣了、難過了,我們只好斥責他,要他別這樣感覺,或是想辦法轉移他的感受,甚至轉身離開。

 

可以常常運用好奇,覺察自己。試著給情緒一個名字,接納一個孩子的情緒,也接納自己的情緒。

 

可以跟自己說:我感覺到有一點悲傷,我承認我的悲傷,也接納我的悲傷。

 

可以跟孩子說:謝謝你告訴我 你很難過,我知道你很難過。這就是以人為主的關懷,我們之間就有了敘述感受的過程--述情,能夠敘述情緒,就有了基本的療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