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10.09

 


前幾天經過中和中山路,看到正在興建的慈濟靜思堂,


我跟雷克斯就談起了『慈濟』這個話題。


雷克斯不認同他們的階級制度那一套,捐多少就是什麼董,


既然是大愛、是眾生平等,


為什麼要因為做了些什麼 而自認為比別人高一等,甚至瞧不起人。


我也不認同慈濟某些制度,


在慈濟醫院開刀時,也看到2個只做表面功夫的義工。


但對於慈濟所做的一切,我是很敬佩與感恩的。


 


這幾年,我自己設定的功課是『少批評』與『常懷感恩的心』。


 


『少批評』,其實是從雷克斯那邊引發出來的。


剛結婚時,有一次聊到人都會習慣性的批評,


而且批評他人很厲害,但其實自己什麼都沒做,


覺他』而不『自覺』。


台語有一句俗語說『做到流汗卻被人嫌到流口水』,


還有一句話說『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所以生活周遭不論是家庭或辦公室,


看到的就是有做事的常常被批評指責,


而那個批評別人的,其實什麼都沒做,只需出一張嘴。


當這種風氣慢慢養成,大家都因為怕承擔責任而不敢做事了。


 


所以批評別人前,我盡量先提醒自己,


『那我有試著去做過、去改變嗎?』


如果有,我才能提出自己的建議與批評。


如果沒有,而對方的確處理的不好時,


就要想,那我可以去做做看嗎?


如果做了,要以我所批評的事情或對象為借鏡,不要重蹈覆轍。


 


唸書時,很喜歡陳之藩文章『謝天』,裡面說到


 


『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


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罷。


無論什麼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與遺產,


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還要等候機會的到來。


越是真正做過一點事,越是感覺自己的貢獻之渺小。


因為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所以謝天吧!』


 


這是何等謙虛的胸懷!


我的老闆也曾跟我說過,將來只遺留足夠生活所需的財產給兒子,


其他還給國家或捐獻給社會。


雖然他很會做生意,很會存錢,很會投資,


但是沒有安定的國家與社會環境,怎麼會有我們呢?


難怪陳之藩會在文章最後寫道:


『於是,創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


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


 


想要常懷感恩的心,就必須時時去感念生活周遭所有的好。


可以好整以暇的吃一頓飯,可以安穩在自己的床上睡一覺,可以安心的上班,


很多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是眾人的幫助。當我們學習感恩,也就學會惜福。


 


少批評,就不會常常心生怨念,不會忿忿不平。常感恩,就會開心滿足。


 


這個功課,還在做,而且要一直做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ssica Chang 的頭像
    Jessica Chang

    胖胖潔西卡

    Jessic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