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list=PLTySzEjnppSAoxARe08rLyCRPV2HKNQyp&v=yUScKy3tGHg
後埔迎新日當天,學校很用心的舉辦了一場親職講座,也讓家長們利用等待放學的時間聆聽一場很棒的演講。一開始的內容當然還是希望家長們要讓孩子養成良好作息與讀書習慣,這點真的很重要!
道理 訓話 沒人愛聽,但是大人小孩都愛聽故事。美英老師擅長說故事,在有趣的、幽默的、令人感動的小故事裏,帶出她想傳達的理念。例如下面的這個小故事,因為有趣又有影片可看,所以我真的印象深刻。
她的孩子喜愛養昆蟲,大人會想,整天不讀書就愛養蟲子,長大能做甚麼?但他兒子說,我觀察每一種昆蟲,以後我要拍昆蟲的電影!如果我得獎有了獎金,我要分給媽媽。然後,老師分享了一段可樂的廣告,小昆蟲們合力偷走一瓶草地上的可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0Mzk5MDQ.html
短短1分鐘的影片很可愛,看完第一次,老師問「影片中有幾種小生物呢?」大家一陣愕然,老師搞笑的說「你看看你們都不專心喔!」我們要孩子收心專心,你看,碎碎念有用嗎?我們時常說要訓練孩子的專注力,生活中很多有趣的事情都是很好的材料。然後讓我們看第二次,老師叮嚀大家可以用筆記錄下來,人的記憶力是很短暫的,做筆記是很好的習慣,也要讓孩子培養這種好習慣。
第二次很快的1分鐘又播完,老師稱讚大家都好專心呀!但是答案卻不一樣,於是展開討論,中間又從不同昆蟲的特徵引申出『就算孩子是小一生也可以為家中出一份力,所以要讓孩子幫忙做家事』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觀念。影片中有出現小螞蟻,不小心看會沒發現,老師又幽默的說「你們這些沒看到的人,回家以後要記得,不可以再跟小孩說『你這個小孩,媽媽跟你說2遍了,你怎麼還不記得!』」引來哄堂大笑~
其實,影片中還有一種生物沒有現身卻獻聲喔!是小鳥的聲音,所以老師讓我們看了第3遍,然後告訴大家,同樣的ㄧ個故事可以跟孩子說2遍說3 遍,讓孩子去把答案找出來。小孩長大了,做父母的不能再只是碎碎念,要讓孩子去看去做,然後透過討論分享才會記得。
穿插其間的小故事很多,最後將老師傳達的觀念,整理成自己的體會如下,
一、每天都要笑。保持感恩的心、愉悅的心,從自己改變起,快樂正向的父母,才有健康幸福的子女。
二、欣賞孩子,看到孩子的優點。Skinship 很重要,摸摸孩子的頭,給予讚美鼓勵的話語,讓孩子知道父母愛他、相信他。當孩子發現自己在父母心中很重要,他就學會自律。
三、同理孩子,多與孩子分享討論。實際去「做」比口頭上的「教」要好,而「有趣的做」當然更棒。讓孩子學習當自己的老師,然後還能教我們,學習才會更有效率。
四、參與。父母要盡心參與孩子每個階段的每個活動,另一方面也要讓孩子參與家中的一切,這樣才能擁有共同的經驗、共同的回憶、共同的語言。
五、父母也要不斷的學習。透過閱讀、講座,勤作筆記,學習讓生活更有效率、更快樂、更得心應手。
六、不要在眾人面前責罵小孩,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及老師的不是。要用身教讓孩子學會尊重。
最後,老師分享的是,我們做人這一生要努力做到二件事,
活出自身最大的喜悅,以及 幫助別人活出最大的喜悅。
這一點,我曾在看完『一路玩到掛』(Bucket list) 以後有很深的感觸,
有了孩子,這些想法更為深刻了。謝謝老師再次的分享~